相较于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,
乳品分析仪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,提高了检测效率。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本的检测,使乳品企业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,保障产品的及时供应。借助传感器,如红外光谱仪和超声波传感器,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成分测定。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污染物筛查,都能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,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。
乳品分析仪通常配备直观的用户界面,如7英寸电容触摸屏,并支持安卓系统,操作流畅易上手。内置热敏打印机,检测结果可实时打印或存储,方便记录和管理。支持WiFi或有线网络连接,检测数据可上传至云端平台,便于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。这一特性使得企业能够集中管理和分析来自不同地点的生产数据,优化生产流程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
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检测模型,适应不同类型的乳品,如牛奶、羊奶、配方乳粉等。这种灵活性满足了多样化的产品检测需求,扩大了仪器的应用范围。有些还集成了碳排放计算模块,能够量化每批次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碳足迹,支持低碳认证。
乳品分析仪的测定步骤:
1.开机与校准
-接通电源并预热:将乳品分析仪的电源接通,等待仪器进行预热,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。
-标准样品校准: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引,使用标准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。这一步非常关键,能够确保后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2.样品准备
-控制体积:在测量前,准备好待检测的乳制品样品,样品的体积通常应控制在特定范围内(如1-3ml),具体可参考仪器要求。
-搅拌均匀:充分搅拌样品,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,避免因成分分布不均影响检测结果。
-注意温度:确保样品的温度在仪器允许的范围内,一般室温20-30摄氏度较为适宜。
3.测量操作
-放置样品:将准备好的样品倒入仪器预先设计的容器或进样杯中,放到吸液口下。有些仪器可能需要通过连接塑料管等方式进行样品传输,如将一根塑料管连接仪器进口并放入装有纯净水的烧杯中,另一根连接出口放入废液杯中。
-选择模式:根据需要检测的牛奶类型或其他乳制品种类,在仪器上按下相应的按钮选择检测模式,例如“COW”牛奶模式等。
-开始检测:仪器开始吸入奶样或其他乳制品样品,屏幕会显示检测过程和相关数据。
4.结果读取与记录
-查看数据:检测完成后,仪器会在屏幕上显示出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,如脂肪、蛋白质、乳糖等含量。
-记录保存:及时记录检测结果,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。部分仪器可能还具备数据存储功能,可以将结果自动保存。